每一家企業都希望賺錢,不會希望裁員、放無薪假,甚至倒閉歇業,但在這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影響之下,船沉了,樓垮了,覆巢之下無完卵,對大家都不好。從員工的角度,現在要找新工作是難上加難,創業也要有足夠的現金;從公司的角度,員工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,盡全力讓公司撐過去,非到最後關頭,不要輕言放棄。如果公司一下子就以因疫情影響為由,宣布放無薪假,相信多數員工會不知所措,引起一些勞資之間的矛盾與衝突。在公司決定無薪假之前,建議應該要先做到以下三件事,這樣能讓多數員工願意與公司共體時艱,減少對立衝突:
一、主管們以身作則,率先減薪:
公司希望員工能共體時艱,放無薪假之前,必須先做到主管們先同意減
薪,如果連薪資較高的主管都不願意以身作則,率先減薪表達同舟共濟的
向心力,如何去要求其他員工呢?而且應該等主管們減薪至少一、二個月
後,再考慮實施其他員工的無薪假措施。員工人數不多的中小企業,老闆
和其在公司擔任主管的家人,應該也先自我減薪甚至不領薪,展現雇主的
經營決心。
二、刪減不必要的非薪資費用:
在現階段無法有效開源的狀況下,只能以節流的方式,並確保不影響員工
薪資之前提下,刪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,來保持更多的現金。例如取消非
薪資的各項福利和補貼、減少差旅頻率、改以大眾交通工具、減少行銷廣
告費等等。如果公司的一些成本支出照常執行,有錢打廣告、辦聚餐、提
供福利,如何讓員工相信公司真的面臨很大的經營成本壓力呢?
三、增加現金的財務措施:
,
除了節樽成本外,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也可以努力爭取到現金,業務部門
向客戶提出提前收款的請求,採購部門向供應商提出延後付款的協商。也
許這些請求會被拒絕,也許需要支付部分利息,如果你公司過去的信用良
好,相信會有一些客戶和廠商願意支持,但如果不去談判協商,就完全沒
有機會了。
現在真的不是計較的時候!如果勞資雙方都只顧到自己,沒有互相體諒的同理心,不能共同攜手渡過這段時期,只以對自己最有利的法條相爭,實非雙方之福啊。現在公司面臨生死存亡關頭,員工也擔心收入減少,倒閉對員工是最壞的結果,對公司老闆則未必是,在倒閉之前,如何在無薪假和裁員做抉擇,也是兩難啊!如果你公司現在還能正常營運,是勞資雙方的福氣,要惜福;如果你公司已受到明顯的衝擊,請不要急著搶救生圈跳船,因為你在大海裡的存活機率也不會比在這艘破船還大!
延伸閱讀:
.甚麼是企業「行動能力」?讓企業具備「因應衝擊」的硬實力